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丹東單鼓:行走在民間的文化瑰寶

丹東單鼓是極具遼寧地域文化特色的一種典型文化形態。說唱結合,是單鼓藝術的基本表現方式;載歌載舞,是單鼓藝術的突出特點。單鼓中保留了極其珍貴的滿族文化基因。同時,單鼓承載了大量豐富的丹東地域滿、漢民族世代傳承的藝術、民俗、文學、信仰等文化因素,因而具有寶貴的歷史價值;單鼓與東北民歌、大鼓、二人轉等藝術形式互相影響,保護單鼓藝術,對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。自20世紀50年代起,為適應文藝創作的需要,丹東市一些音樂舞蹈工作者深入民間搜集、整理單鼓藝術,並應用在創作實踐中。20世紀80年代以來,在全國大規模的民族民間音樂舞蹈集成工作中,丹東市開始對單鼓藝術進行了集中的搜集、整理,並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,逐漸形成了全省單鼓藝術研究、創作基地。單鼓音樂研究成果顯著,產生了具有全國性影響的專家和著述。劉桂騰研究館員《單鼓音樂研究》的出版,在學術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;舞蹈工作者從民間單鼓中獲取素材而形成的單鼓舞,已經成為具有全國性影響的民族文化品牌。

  單鼓,俗稱“燒香”,是廣泛流傳於寬甸、鳳城、東港等地的民間風俗活動。單鼓有“民香”與“旗香”之分。漢族的稱為“民香”,滿族漢軍旗人的稱為“旗香”。丹東單鼓的歷史可追溯到女真人時期的薩滿跳神活動,已有幾百年的歷史。單鼓的活動時間多為農閒時節,香班子一般由3至6人組成。閒暇之餘,往往是數十名群眾自發地聚集到一起,參加、欣賞這種民間風俗活動。韓家林和徐宗信表演的掰鼓,至今仍被老一輩寬甸人所津津樂道。掰鼓,即大小單鼓交替敲打,是單鼓表演中最為精彩的場面之一。韓家林和徐宗信在擊鼓時,演奏速度慢起逐漸加快,直到急速形成高潮,圍觀的眾人齊呼一聲,這才盡興而止。

  一直對丹東單鼓藝術進行搜集整理的劉桂騰介紹說,在表演中,單鼓藝人常在活動中穿插演唱一些歷史故事、民間傳說、民間小調,如《唐王征東》、《孟薑女哭長城》、《茉莉花》等。丹東單鼓在巔峰時,寬甸滿族自治縣民香單鼓藝人徐宗信、韓家林,岫岩滿族自治縣民香單鼓藝人魯學良,東港民香單鼓藝人刑文中,鳳城旗香單鼓藝人孫福君等人將兩節鞭、打刀、霸王鞭、掰鼓等表演形式演繹得淋漓盡致。如今在《丹東單鼓》的影音資料中,可以看到這些情景。

  丹東的單鼓舞(如《太平盛世》等)數次代表遼寧省參加全國的賽事,在文化部群星獎的評比中獲兩次銀獎,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民族文化品牌;單鼓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,是丹東市大型文化活動的保留節目和國際文化交流專案。近年來,為了更好地傳承單鼓藝術,文化部門與寬甸滿族自治縣相關部門共同努力,在青山溝滿家寨建立了單鼓傳承、表演基地,不僅傳承了單鼓藝術的精華,也為當地的旅遊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。單鼓舞作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藝術形式,也是丹東市國際文化交流的骨幹專案,在丹東與韓國、朝鮮等周邊國家城市之間的交往中發揮了“文化大使”的積極作用。因而,單鼓藝術的保護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。

  丹東單鼓藝術是凸現遼寧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間藝術形式。 丹東市擁有珍貴的單鼓藝術資源,擁有經驗豐富並具有高水準的專業隊伍和知名的單鼓研究專家。他們準備通過5年的努力將已有資料進行系統整理,對重點單鼓活動進行搶救性的採集,加強單鼓藝術研究並將成果轉化為藝術生產力,使其文化基因在保護過程中得到傳播與利用。

  “民間藝術是一個地方的根基、母體,甚至是命脈。但是東北一些地方的民間藝術卻隨著傳承人的逝去已經或正在消亡。遼寧省少數民族眾多,不同的民俗積澱下來,造就了千姿百態的民間文化、語言文字、民間傳說、手工技藝……在現代文化飛速發展的今天,許多民間文化逐漸失去了觀眾,有的甚至瀕臨滅絕,丹東單鼓就曾經面臨這一問題。”20多年來一直對丹東單鼓研究不輟的劉桂騰,無疑對這項藝術投入了特別的關注、思考與憂慮。

  在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,按照“政府主導、社會參與,長遠規劃、分步實施”的原則,堅持立法保護與政策保障相結合,政府保護與民間保護相結合,財政投入與社會資金相結合。以“保護為主,搶救第一,合理利用,繼承發展”為指導方針,正確處理好保護和利用的關係,在確保丹東市民族民間文化獲得應有保護的前提下,促進保護與利用的有機結合。通過實施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,使丹東地區的單鼓藝術得到有效的保護和利用,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服務。丹東單鼓已經成為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試點專案。
返回列表